御宅藝的簡史

御宅藝遠古時期

  出現台下的應援行為最早要追溯到70-80年代,日本偶像的粉絲就自行發展了一套喝彩的形式,出現了御宅藝最初期的原型....

像是PPPH マワリ ロマンス...等應援動作便是在這段時期誕生的

  此圖為石野真子親衛隊的"アリババダンス(阿里巴巴舞)為現在"ロマンス"的原型,命名依據是源自於渡邊美奈代的《恋愛(ロマンス)紅一点》,1985的小貓俱樂部時期定下"ロマンス"的叫法。 


MIX 的誕生

  1990-1992 年名為 "EVEL" 的五人團體開始在金屬搖滾現場使用最早的 "MIX" ,其原形既不是 "應援" 和 "互動" ,就是純粹喊來自己爽,會喊些沒意義的單詞,被他們稱為 "變態七段活用" ...  "MIX" 出現於偶像現場大約是從1995年演唱會開始的,之後逐漸在偶像場流行起來...

無用男Rain製作的MIX歷史科普影片

EVEL的再傳弟子 園長 說明有關MIX歷史的影片


御宅藝從偶像場逐漸轉為地下場

  2000 年後早安家族的粉絲將 "ヲタ芸(御宅藝)" 一詞定型、擴散。在網路普及後,再因為早安家族主流化以及媒體的影響,這些現場文化有了急速的輸出和演變。2003、04 年為早安時期 "ヲタ芸" 最盛行的兩年,OAD、ppph、ロマンス、マワリ 逐漸普及。(02 年之前 "早安家族" 一般是直接和 "早安少女組" 劃等號的,而 02 年後早安家族的演唱會則開始進行細分。 )

   同時在這個時候出現了"DD"一詞(DD=だれでもだいすき=我誰都喜歡)實際意思是,不是我 "最" 喜歡的偶像我也會去現場,以 "自我陶醉" 的現場 ヲタ芸 開始增多。另一個原因是 2004 年的早安家族演唱會和現場活動的總數光關東就已經超過了 200 場。而以早安少女組為首的早安家族演唱會,在同名演唱會巡演期間,幾乎所有內容都完全一樣。因此去了幾次之後,對這種毫無變化的內容漸漸感到了厭倦,進而產生了 "為了玩ヲタ芸而去現場" 的動機。到此,現場ヲタ芸已經和 "應援" 徹底沒有關系了。

  早安現場 ヲタ芸 的衰退後,ヲタ芸 漸漸轉變成了秋葉原地下偶像應援文化,也就是現在地下藝的前身。 2006~2008年地下化 ヲタ芸 身為秋葉原地下偶像應援文化被主流媒體大量報道,現在比較常見的一些地下藝的原型也在這個時期誕生 。

日本阿宅廣場舞第一指定曲《ロマンティック浮かれモード》 

2006年知名男子團體 嵐 體驗秋葉原地下應援文化片段

御宅藝創新之先鋒  基紐特戰隊(ギニュ~特戦隊)


  2009~2010 一群喜歡ヲタ芸的朋友們聚集組成「ギニュ~特戦隊」,原本只是一群喜歡跑場偶像應援的朋友們組成的團體,在2009年嘗試把ヲタ芸和螢光棒作結合,拍攝成影片,成了一種新的ヲタ芸形式,在網路造成風潮。

基紐特戰隊的起點Fire◎Flower

  為了和地下沒有拿螢光棒的ヲタ芸區別,漸漸有了地下藝的說法。也有了ヲタ芸是光棒藝,オタ芸是地下藝的說法。2010年後,許多人開始效法新的ヲタ芸方式,產生了許多很不同風格的技術和打師。逐漸在日本和海外開始流行。

ヲタ芸近期的發展與進化

  之後的ギニュ~特戦隊(2017年後改為英文名GinyuforcE) 開始在傳統的ヲタ芸(又稱關西藝)加入其他編舞的元素,成了一種舞蹈形式,被外界稱之為「CyalumeDance(螢光棒舞蹈)」。創新同時也不斷的向海內外推廣ヲタ芸文化,現今「ヲタ芸 」、 「CyalumeDance(螢光棒舞蹈)」漸漸成了一種風靡全世界的藝術表演的形式,還曾經舉辦世界級的比賽呢!

We use cookies to enable the proper functioning and security of our website, and to offer you the best possible user experience.

Advanced settings

You can customize your cookie preferences here. Enable or disable the following categories and save your sele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