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問題
如有網站說明中尚未解答到的問題,歡迎與我們聯絡!
Q:御宅藝/螢光棒舞蹈/光棒藝/地下藝 這些詞差在哪?
A:御宅藝一詞概括源於應援行為的"地下藝(オタ芸)",以及後來演變成表演形式的"光棒藝(ヲタ芸)"兩類。"御宅藝"不見得需要持螢光棒,且不限於以肢體動作表達,因此並不直接等於"螢光棒舞蹈" 。
"光棒藝"日文原文應稱為 "ヲタ芸",或也有人稱為 "サイリウムダンス(cyalume dance)",直翻成中文為 "螢光棒舞蹈"。
但由於中文的"螢光棒舞蹈" 可能被視為 "Light Dance",容易被理解成其他類型的舞蹈,而非自御宅藝發展而來的"Cyalume Dance"。也因此後來在中文中,本團隊也避免直接單用 "螢光棒舞蹈"來稱呼。
Q:"打藝"是什麼?
A:在御宅藝文化圈中習慣使用"打"作為動詞,語源是日文的"打ち"。"打御宅藝"便被簡稱為打藝。
從事御宅藝者稱為"藝師"或稱"打師"(是直接挪用日文"打ち師"的說法)。
ex:鋼琴 彈鋼琴 彈琴<->御宅藝 打御宅藝 打藝、
籃球員 球員 籃球隊<->御宅藝師 藝師 御宅藝團隊
Q:想學的技沒有教學影片該怎麼學
A:絕大部分的動作都是要靠自己分解動作,有教學的極為少數。觀看影片時可透過播放軟體的鏡像翻轉、調整播放速度功能,不斷地暫停、反覆觀看來學習。挑選學習範本可從"本家"或"對該技較有公信力"的打師的影片著手(多以日文較方便查找)。觀看影片不僅是將動作記起來,還可以留意身體的面向、頭的看向、腳的重心轉換、手擺放的位置、動作的緩急感、腰部/肩膀轉向、發力方式...等。
*本家:大部分情況下,指該技最一開始的原創作者。(有部分例外)
Q:打藝時總是會重心不穩該怎麼辦呢?
A:正確站姿是腿部站開至可靈活左右橫移之寬度(通常約1.5-2倍肩寬,依個人情況為主),使用大腿和整個下盤的肌肉發力,固定住身體。膝蓋微微向前,上身挺直。如果不知道大腿怎麼發力的話,可以試試堅持馬步10分鐘過後,在這過程中出力的肌肉,就是控制整個身體發力的地方。

Q:正確握螢光棒的方法應該是怎麼樣的呢?
A:握螢光棒的方法什麼樣的都行,只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控制住不掉棒的話就可以。